我校于1957年建校,最初校名由我國民主革命先驅廖仲愷先生的夫人、現代著名畫家、時任全國僑聯主席的何香凝女士題寫(“文革”時已軼)。其后,學校數易其名。1979年2月,學校恢復原名——揭陽華僑中學,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廖承志先生(廖仲愷、何香凝之子)為學校親筆題寫校名。
2006年學校改制,按照政府要求,學校改名為“揭陽華僑高級中學”。因廖承志先生題寫的校名無“高級”二字,雖經多方搜尋,終未能如愿,致使校名用字出現不統一、不固定等現象。遷至新校址已歷5載,又逢55周年校慶,經再三斟酌、比對,決定將校名用字統一為集蘇軾字(校徽用字及校報、校刊用字及其它所有涉及校徽、校名的媒體或應用物品也統一采用此一校名用字)。學校大門的“揭陽華僑中學”刻字不易更改,將作為學校發展歷史的見證而留存。
特此公告。
揭陽華僑高級中學
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三日
附:校名校徽標準組合(模式之一,英文字體Americana BT)及校報刊頭標準字如下(中英文對照):



